今夏申城,热浪翻涌。在长寿路街道的半岛花园小区,居民张阿姨就因酷暑天气遇到了件烦心事——楼上空调冷凝水每天都不停滴落在自家雨棚上,“嗒嗒嗒”的声响吵得人无法安眠。
张阿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居委会。令她惊喜的是,物业马上就安排了工作人员上门,并妥善解决了此事。这个房龄超过20岁的老小区,从几年前曾屡次在12345工单上“现身”,到现在“问题刚冒头,就有人管”的秘诀何在?答案是居委会、业委会、物业“三驾马车”搞起了“联合接待”。
“一户一策”精细化解决
过去几个月,半岛花园居民区联合接待了20余起相关投诉,包括滴水噪音、墙面渗水等。
在接到投诉后,物业工程部迅速响应,立马拎着工具包上门“急诊”,经过排查发现“病因”五花八门:部分老式空调冷凝水管接口松动,高层住户排水管因长期日晒老化开裂,个别业主安装空调时未按规定预留排水管坡度。针对不同情况,维修团队现场制定“一户一策”,“三驾马车”与居民沟通整改,协调空调售后人员将冷凝水管规范安装处理,最终问题得到解决。
联合拍板高效化解决
高空抛物是小区居民集中反映的另一大问题。“我们接到了三四起投诉,因为处于监控死角,很难找到肇事者。”半岛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高一江表示,由于需要增设监控而非维修,超出了物业维修范围,因此,需要动用公共收益,而这又必须得到业委会的同意。
当13号楼和9号楼向联合接待组反映情况后,“三驾马车”迅速启动联合处置机制,当即拍板使用公共收益购买安装摄像头,从硬件上解决问题。
同时,居委会和业委会为了从根源上杜绝此类现象,通过微信公众号、楼组微信群等,向居民宣传高空抛物的危害及相关法律法规。多管齐下的联合处置方式,效果立竿见影,高空抛物现象锐减。
公开透明数字化解决
联合接待组接到投诉后,如何更高效地“接单”?特别是业委会成员多为在职员工的情况下,过去往往只能协调时间才能聚在一起统一决策,如今,半岛花园居民区有一套自己的数字化解决办法。
业委会团队通过企业微信号,自主研发项目审批、电子用印等数字化应用系统,实现事项留痕可溯、数据云端存储,不仅公开透明,工作效率还大大提升。同时,依托“半岛1518服务”公众号,居民区还构建了全流程线上民主决策机制,业主可关注公众号获取信息参与决策。
今年5月,居民区完成了一件大事:通过线上加线下发布公告,召开业主大会,表决通过物业选聘,不仅物业费一分没涨,还塞进了精细化考核、服务范围界定等“硬核权益包”,为业主权益构筑起立体防护网。
一件件看似琐碎的居民小事,实则关乎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。从最初每月一次业委会接待日的1.0版本,升级为每月第二周周日“三驾马车”联合接待的2.0版本;今年3月起,又增设每月最后一周周五加场,升级为每月“双联合接待日”的3.0版本……在半岛花园居民区,不断迭代升级的“联合接待”通过一次次“面对面”沟通、一趟趟“实打实”办事,不仅让居民诉求有处可解股票开户配资,更已成为社区治理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。
宏赢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